首页 栏目首页 > 专业 > 正文

半月谈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三角篇(之一):科创高地挑大梁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三角篇(之一):科创高地挑大梁

半月谈记者 李鹏翔 王自宸 龚联康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长江中游城市群,也被称为中三角,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它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在中国式现代化版图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特点。

打开中国地图,无论是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还是武汉、长沙、南昌三大中心城市,抑或是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三大都市圈,都呈现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就把三大中心城市作为实施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提升省会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舞活“龙腰”、挺起“脊梁”,三大都市圈各自发展亮点可圈可点:武汉都市圈立足“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高效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大南昌都市圈作为衔接中三角、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在探索产业协同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长株潭都市圈发挥沟通中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作用,在谋求产业科创同兴同为的同时,以民生为核心提高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

2021年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共布局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跃入优先提升的4个城市群之列,居于第一梯队。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成渝等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协同发展的深度、强度尚存在差距和瓶颈,未来亟待进一步创新机制,更好发挥协同效应,促使中三角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劲旅。

武汉都市圈,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为核心,辐射咸宁、孝感、天门、潜江、仙桃等城市,是中三角的重要支点,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当前,武汉都市圈内各城市锚定目标、同频共振、加压奋进,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以都市圈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走进武汉都市圈,一张张规划蓝图正变为施工图、实景图,只争朝夕的氛围催人振奋。致力于建设为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武汉都市圈的现代化远景令人期待。

打造现代化“九省通衢”

夏日炎炎,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同样火热。为早日实现通车目标,眼下成百上千名建筑工人正顶着烈日加紧作业。

“这是武阳高速最后一段隧道,对全线如期完工意义重大。”在桃花尖隧道工地,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技术员陈翔,正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填报施工数据。他告诉半月谈记者,2022年3月隧道启动施工以来,通过机械化同步作业、工序平行化施工,有效克服了延迟开工、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目前隧道左幅已如期完工,隧道右幅也将于近期贯通”。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是武汉都市圈内重要交通干线,项目预计9月30日全线通车,将进一步完善武汉都市圈东南部路网,有力支撑武汉、鄂州、黄石同城化发展,还将助力构建起武汉、长沙、南昌三地之间快速便捷的“三角形”城际交通网络。

共建都市圈,交通当先行。武汉都市圈内,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大通道于此交汇,立足“得中独厚”“得水独优”的比较优势,圈内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导枢纽城市功能协调发展、高质量建设枢纽港站,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聚集。

江水滔滔,清风徐来。在长江南岸鄂州市燕矶镇,一座座桥墩矗立,燕矶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作为串接鄂州和黄冈沿江发展轴、服务配套鄂州花湖机场的重大交通项目,燕矶长江大桥设计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负责该项目的中交二航局项目部生产经理黄忠满介绍,上游侧塔柱已建设完成11段,下游侧塔柱已完成10段,大桥建设跑出加速度。

贯通主动脉、改善“微循环”,以深化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武汉都市圈积极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促进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 肖艺九 摄

建设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直联快联通道,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推进沿江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高铁项目,加快构建“超米字型”高铁网;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武汉)运营能级,更加高效便捷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产业协同,强圈先强链

走进位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套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车间外,一批批5G通讯、液晶面板等产品正等待交货。

作为黄石电子信息产业链重点企业,超颖电子与诺德铜箔、宏和电子、台光电子等电子材料企业形成产业配套,在黄石市域范围内实现小循环,有效推动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直接为武汉市的大型光电面板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有效补强武汉显示产业链条,实现武汉都市圈的圈内循环。

根据规划,武汉都市圈要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协同联动,提升中心城市经济密度;促进武汉市一般制造业向周边城市有序转移,逐步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武汉都市圈力争GDP达到4万亿元。

黄石市经信局局长王斌说,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黄石与武汉组建产业联盟,两地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产业规划。目前,有近2100家武汉供应商为黄石企业提供产品或原材料,有近100家企业采购黄石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原材料。2022年,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02%,突破300亿元,成为配套武汉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同链,熠熠聚“光”。

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鄂州葛店与武汉光谷共建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黄冈与武汉联手打造光谷黄冈科创园;潜江从武汉引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球规模较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与研发基地……在武汉都市圈,双向互动、高能级再造渐成常态,产业链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有效激活了各城市资源禀赋优势。

武汉光谷,技术人员在光模块生产线作业 程敏 摄

立足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一体化发展,武汉都市圈内产业合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数据显示,2022年,武汉都市圈GDP达3.22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湖北省GDP近60%。产业集中度和集群化不断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有效提升。

打造科创“高地”,共享现代化红利

“激光还能洗东西?”不久前,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光谷”光博会上,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全球首套轮胎模具在线式激光清洗装备前围满了人。

据悉,该装备的激光器、清洗头、视觉引导技术等多项核心部件与工艺均为自主研发。华工科技党委委员、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介绍,未来激光清洗装备还将应用于有轨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抓科技创新就是抓发展,谋科技创新就是谋未来。

根据规划,武汉都市圈将加强创新协同,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湖北省科技创新办公室出台行动方案,全力支持将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成原始创新策源地、离岸科创集聚地、产业合作新高地。

今年3月25日,大冶市(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揭牌成立。当天,创界生物、阿罗斯、冠臻光电、翊通铸业、觉辰工艺等大冶本地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离岸科创中心。

“成立离岸科创中心,有利于企业利用武汉人才和科创资源。”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永振说,企业将深入对接光谷创意产业园、湖北美术学院等资源,更好在数字文化产业、文化科技融合、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发力。

当前,武汉都市圈内各城市纷纷抢抓“风口”,全力招引人才,推进科技同兴。

咸宁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平台构建、园区建设等展开合作;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投运以来,已从光谷引进孵化企业8家,28家黄冈本土企业进驻并建立研发机构;鄂州与华中科技大学等14所武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在研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达99个,创历史新高……

“科创势能加速释放,内生动能更加强劲。”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周开斌说,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以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涌现出每秒1.6Tb硅光互连芯片、2K高频PWM柔性屏、国产EDA软件、7nm智能座舱芯片等一批国内首款产品及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流域综治,守牢绿色基底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衡量区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尺。

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实验室,监测人员对采集到的底栖动物样品进行鉴定 肖艺九 摄

6月1日,武汉市与仙桃市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通顺河下游的武汉市向上游的仙桃市交付了300万元生态补偿金。这是武汉都市圈首笔到位的长江一级支流跨市生态补偿金。

全长195公里的通顺河流经武汉都市圈内的潜江、仙桃、武汉等地,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300余万人的母亲河。去年5月,武汉市和仙桃市探索实行通顺河流域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经过一年的实践,通顺河仙桃来水及武汉经开区河段水质均达到III类,仙桃上游来水水质优于目标要求。根据协议,武汉市需给予仙桃市流域生态补偿资金300万元。

“生态补偿犹如强力纽带将河流上下游紧紧捆在一起。”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表示,相关协议履行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武汉都市圈生态同治的生动实践。

目前,武汉都市圈已建立生态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和沟通联络机制;长江、汉江、梁子湖、斧头湖、府澴河、天门河等跨市流域上下游城市,分别签订了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武汉、黄冈、黄石协同推进全域“禁鞭”……

大江大湖大武汉,为加快形成“全域一张图,全局一盘棋”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武汉市正在牵头编制《武汉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规划》,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筑牢水环境安全底线、城乡生活污水实现“零直排”、基本形成统一协调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切实践行“两山”理念。

民生同保,“一圈通办”

“我被困在电梯里了,请快点派人来。”6月7日,武汉都市圈963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工作人员接到鄂州市民打来的求救电话,被困人员从求助到获救不到半小时。

今年4月,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武汉市特检所承建,武汉都市圈963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正式开通。据介绍,今年年内,武汉都市圈内所有城市在用电梯均将接入这一平台,逐步实现九城同享电梯快速救援服务。

这是武汉都市圈内城市整合应急资源、完善救援网络的务实之作,也是推动圈内民生同保、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创新之举。

目前,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已达410项,基本涵盖民生高频重点事项;“武汉通”已在孝感、仙桃、天门、鄂州四地及黄石城区、大冶、阳新等实现“一卡通用”;圈内九市实现公积金“相互认”“自由转”“就地办”“打通用”“系统联”;旅游景点“跨城通赏”,启动圈内城市旅游年卡,上线景区60余家……

今年5月底,针对群众呼声较高的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市人社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发布社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四市将在社会保险数据信息共享、待遇领取资格协助认证、灵活就业社保业务通办、工伤保险医疗协查合作、违规领取待遇异地协查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跨市通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霞表示,“民生同保”是武汉都市圈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也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体现。未来需要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资源互惠共享。

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十年翻一番”要求,圈内城市将聚焦做大规模能级、做强发展质效、做实项目产业、做优营商环境,切实推动武汉都市圈建设成势见效,加快建成中三角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支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